稀土行業(yè)業(yè)績大爆發(fā)。
受業(yè)績利好刺激,今日A股稀土永磁概念股全線大漲,北礦科技直線漲停,多只個股盤中一度大漲超10%。消息面上,北方稀土發(fā)布的半年報顯示,上半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951%。另有多家稀土上市公司的半年度業(yè)績也錄得大幅增長,預示著稀土行業(yè)景氣度正顯著回暖。
與此同時,稀土主要品種的價格亦持續(xù)走高,8月以來平均上漲超過10萬元/噸。有券商機構分析稱,在下游補庫預期下,稀土價格易漲難跌,參考過往出口管制金屬走勢,海外高價往往帶動國內價格上漲,企業(yè)利潤增厚,稀土板塊有望迎來估值+利潤雙擊。
稀土概念股大漲
8月27日,A股稀土永磁概念股集體走強,北礦科技直線漲停,立中集團一度大漲超13%,龍磁科技一度大漲超10%,盤中創(chuàng)出歷史新高;金力永磁、北方稀土、中國稀土、盛和資源、正海磁材、大地熊等個股跟漲。
有分析指出,稀土板塊強勢大漲的主要原因是,相關上市公司上半年業(yè)績實現超預期增長,市場對稀土行業(yè)前景展望愈發(fā)樂觀。
8月26日晚間,北方稀土發(fā)布的半年報顯示,2025年上半年,實現營收188.66億元,同比增長45.24%;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9.31億元,同比大幅增長1951.52%;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.97億元,同比大幅增長5644.93%。
這一業(yè)績表現反映了稀土行業(yè)景氣度正顯著回暖。北方稀土表示,公司業(yè)績增長主要得益于錯釹等主要稀土產品銷量增加及均價上漲。 同時,營業(yè)成本僅增長38.43%,顯示出較強的成本控制能力。
報告期內,公司稀土冶煉分離產品、稀土金屬產品及稀土功能材料產量均創(chuàng)同期歷史新高,其中稀土金屬產品產量同比增長28.10%,稀土功能材料產量同比增長16.65%。
除了北方稀土,多家稀土上市公司公布的半年度業(yè)績均錄得大幅增長。其中,金力永磁、寧波韻升、五礦發(fā)展的凈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0%,盛和資源、中國稀土、中科三環(huán)、廣晟有色實現扭虧為盈。
政策層面,工信部等三部門日前發(fā)布《稀土開采和稀土冶煉分離總量調控管理暫行辦法》,其中明確,國家對稀土開采(含稀土礦產品等)和對通過開采、進口以及加工其他礦物所得的各類稀土礦產品(含獨居石精礦)的冶煉分離實行總量調控管理。
對此,天風證券發(fā)布研報稱,當前稀土供給側持續(xù)優(yōu)化,尤其是分離廠納入管理已明確有法可依,供給端加速整合在逐步實現,往后更要重視稀土整體價格端彈性(無論是供需角度的緊缺,還是出口管制下的稀缺性等);更重要的是,往后無論是稀土礦生產或是分離廠名單都由工業(yè)和信息化部會同自然資源部確定,換言之將會需要核準,因此要充分重視大集團的特殊定位,建議以中長期視角去看待稀土上游公司。
國金證券表示,這標志著稀土行業(yè)供改大幕正式拉開。7月磁材出口量大增,出口后續(xù)仍有較大恢復空間,疊加季節(jié)性旺季尚未到來,價格繼續(xù)看漲。
稀土價格持續(xù)走高
值得注意的是,近期稀土主要品種價格快速走高,8月以來平均上漲超過10萬元/噸。
根據百川盈孚數據,截至8月21日,氧化鐠年內漲幅超58%,氧化釹年內漲幅62.95%,金屬鐠釹年內漲幅56.15%,氧化鐠釹年內漲幅58.66%。此外,永磁體價格也快速走高。截至8月21日,釹鐵硼N35年內漲幅51.3%,釹鐵硼H35年內漲幅28%。
關于價格上漲的原因,中郵證券認為,主要由于需求端多家磁材大廠同時進行鐠釹金屬的招標活動,為鐠釹金屬提供強勁的需求支撐。一方面,由于海內外價差較大,國內訂單快速增長,帶動補庫訂單激增;另一方面,貿易沖突加劇供應鏈擔憂,歐美廠商安全庫存增加,預計補庫帶動稀土漲價趨勢將超預期。
據中金公司有色研究團隊測算,2024年稀土磁材出口量約占國內總需求的24%。目前正值磁材下游采購旺季,疊加出口改善,國內磁材整體需求有望持續(xù)向好。
華泰證券研究所有色金屬首席分析師李斌表示,2025—2026年,全球稀土供給或偏短缺。國內稀土生產實行配額制度,稀土供應受每年稀土開采及冶煉分離指標的約束;海外擴產進展緩慢,稀土精礦供應集中于美國MP公司、澳洲Lynas公司和緬甸。
中國銀河證券有色金屬行業(yè)首席分析師華立表示,國內永磁行業(yè)需求旺盛,部分磁材企業(yè)排產已延至10月中旬。同時,我國進一步加強對稀土供應端的管控,下游需求提升推動稀土價格持續(xù)上漲。2025年三季度,稀土永磁企業(yè)有望在量價齊升的推動下進一步釋放業(yè)績。
與此同時,美國在稀土行業(yè)也將有大動作。美國商務部部長霍華德·盧特尼克表示,本周美國將就日本向美國投入的5500億美元作出相關宣布。盧特尼克補充說,這些日本資金可用于在美國生產諸如半導體、抗生素或稀土等產品。
排版:王璐璐
校對:蘇煥文